课程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与研究 >> 课程建设 >> 正文
【课程建设】关于开展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
时间:2025-11-03  来源:  供稿人:   浏览:

各教学单位:

为深入贯彻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意见》(教办〔2025〕3号)等文件精神,加快推进《汉江师范学院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(汉师校发〔2025〕1号),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实效,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建设目标

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底座,以知识图谱化为架构主线,以智能算法为驱动引擎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,构建结构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的课程体系,激发广大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,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,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。

二、建设内容

智慧课程突出人工智能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赋能,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

1.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建设。引入智能助教、“数字人”、虚拟导师等工具,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、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难点解析,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,智能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,促进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。

2.富媒体教学资源整合。基于知识图谱、能力图谱、问题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等梳理教学内容,整合包括微视频、在线开放课程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、文献资料等富媒体教学资源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学生学习体验。

3.多元化教学场景搭建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,搭建虚拟教室、实验室和学习社区等泛在化智慧场景,借助“云端”的开放性,为学生、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创造更丰富、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,加深课堂沉浸感和体验感。

4.实时学情监测和分析。利用大数据、大模型等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,提供及时的学情反馈,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、优化教学方法、调整教学策略,实现课堂的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。

三、申报要求

1.申报课程须为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,且经过至少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。

2.课程负责人须为学校在职教师。

3.课程团队结构合理、分工明确。成员不超过5人(含课程负责人),近5年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。

4.课程内容无政治性、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问题。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,不侵犯第三方利益。

5.每位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限申报1项,课程团队成员限参与2项。

四、立项数量与建设周期

1.本次智慧课程建设视申报质量择优立项。优先支持各级一流本科课程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。鼓励数字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申报。

2.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,建设期满后学校将统一组织验收。

五、保障与支持

1.学校对获批项目予以经费支持。建设经费用于教学资源开发、知识图谱制作、课程视频摄制、数字教材制作等。

2.学校将从已立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、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。

3.学校将组织智慧课程建设专题培训,指导课程团队开展智慧课程建设。

4.鼓励学院加大智慧课程建设投入,支持课程建设知识图谱、教学视频、数字教材等教学资源,学校将优先支持已有较好建设基础的课程。

六、材料提交

教学单位审核教师申报材料,11月24日下午下班前提交推荐申报汇总表 (附件2) PDF版(需签字盖章)及Excel版至教务处邮箱(jwc@hjnu.edu.cn)。

申报教师须于11月24日下午下班前登录“汉江师范学院教学业务综合管理平台”(网址:http://jwsys.hjnu.edu.cn)提交申报书(附件2)及附件。申报书及附件(需签字盖章)合并为1个PDF文件。

联系人:朱老师,电话:8846139。

      附件:1.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

2.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 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25年11月3日

 


版权所有2018  汉江师范学院-教务处(电子信箱:jwc@hjnu.edu.cn)  技术支持:博达软件